书写艺术展览《寂静与符号之间》在北京798艺术区开幕

日前,《寂静与符号之间》——张维宁个展在北京798艺术中心一九·空间正式拉开帷幕。本次展览汇聚青年跨学科艺术创作者张维宁近年来的代表性作品,以古典文字为核心载体,融合书法、影像、声音等多元艺术形式,打造一场跨越时空与文明的文化对话盛宴。
本次展览策展人、中央美术学院李文龙副教授长期深耕视觉传达领域的学者,在开场中他首先点明专业视角:“字体设计一直是视觉传达重要的研究范畴,而出生在网络时代、在人工智能陪伴下长大的张维宁,其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希腊、古罗马古典学的深入研究,让他的创作打破常规、充满文化多元性,能够产生出单一研究背景难以实现的实验效果。”这番解读不仅精准概括了展览的创作特色,更从学术层面为现场观众理解作品价值提供了关键指引。
参展艺术家张维宁在现场满怀热忱地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初心。他表示,能在这样充满当代艺术氛围的场地举办个人展览,既是对自己多年创作的肯定,更是对古典文明当代价值的认可。“我始终将文字视为‘仍在生长的生命形态’,从学习古希腊语、拉丁语时对文字起源的好奇,到尝试用毛笔临摹甲骨文、用现代影像记录书写过程,每一步创作都是与古今文明的对话。”他特别提到,展览现场设置的“书写体验区”,希望让观众亲身感受羽毛笔书写古希腊语、毛笔临摹甲骨文的乐趣,在“手与眼的协作”中重新体会书写的温度,让更多人爱上文字背后的文化故事。
据悉,展览共呈现张维宁近年来创作的多件(组)作品,涵盖书法装置、影像纪录片、声音艺术等多种形式,核心围绕“跨文化/跨时间对话”“形式与理念交错”“声音与影像复生”三大主题展开,既展现了对甲骨文、线形文字B等古老文字的深度解读,也融入了现代字体设计、数字影像等创新表达,实现了古典与现代、东方与西方的有机融合。
据悉,本次展览将在北京798艺术中心一九·空间持续至11月20日。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苏墨)
作品1:

书,作者中英文署名
创作初衷:
大写的“书”字,既是书本,也是书写,极具张力的大字,“书写”本身为主题,署以作者中英文姓名,象征书写的主体和存在感。
作品2:

希腊线形文字B,再创作
创作初衷:
以古希腊线形文字B字母表为原始素材,以中文书法的笔墨方式进行书写,结合字体设计的创作方式,体现视觉形态的力量,也力图呈现意义与形式的和谐交错。
作品3:

拉丁语,古罗马神话诸神名字。
创作初衷:
素材为古罗马诸神的拉丁文名称,大写的,曾被刻写的拉丁字母,使用书法的笔意书写,以方块形式排列,既有现代设计的秩序感和张力,又代表语言在不同书写范式下的美感和仪式感。 

相关产品

评论